首页 教育信息 教育政务 教育服务 电教信息化 教学教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新课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空城计》一文,出自《三国演义》。故事通过诸葛亮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事,表现了诸葛亮的从容镇定和过人的智谋。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学生早就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了故事内容。课堂上如何再次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了解人物特点并非易事。我思考再三,没有抓着课本不放,去讲解分析,而是大胆预设了两个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问题一:假设你是守城的诸葛亮,手下只有两千五百老弱病残的士兵,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你将如何应对?想一想,写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几分钟过后,我收集学生的纸条,在收的同时,就有意识归类整理。其实,学生的“计谋”不外乎“战、降、逃”三类。当然,“战”的方法也有不同,“降”中也包含“假降”。然后,选取学生中比较典型的“妙计”,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此情此景,“战、降、逃”都是死路一条,唯有“空城计”才是上策。那“空城计”是否有冒险的成分?能否万无一失?这是学生心存疑虑,这也是把握人物性格的关键所在。于是,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诸葛亮手下的两千五百名士兵之一,此时,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几分钟后,收集上来主要有:担忧司马懿要是挥军入城咋办?司马懿要是听了其子司马昭的建议怎么办?这时,让学生回归文本,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这句话既反映出司马懿之老奸巨猾、知己知彼;也从侧面说明孔明是一个遇事谨慎、思维缜密的人。那么,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对自己了如指掌,故出其不意设下此计,由此看出在知己知彼上诸葛更高一筹。司马昭建议父亲冲杀进城,并非是司马昭胜过其父,乃是初生牛犊敢拼敢闯使然。其父不听劝告,是因为司马懿刚愎自用,恃才自负。恰是这点,使其留下遗恨。正如原文所写:“懿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故事的主人公有了明晰的认识。课后拓展,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尤其是孔明与司马懿斗智的相关章回,相信学生肯定大有收获。

(作者:袁晓鹏  邓州市城区三小)



   

主办单位:邓州市教育体育局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

豫ICP备14015531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地址:邓州市新华中路170号;邮政编码:474150;联系电话:0377-62168632;电子信箱:dz2168632@sohu.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13 16: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