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 教育政务 教育服务 电教信息化 教学教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通知公告

邓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度)

 

  录

一、基本情况

1.规模和结构

2.设施设备

3.教师队伍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2.就业质量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布局

2.质量保障

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学生实习情况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社会服务

3.对口支援

六、政府履责

1.经费保障

2.政策措施

七、特色创新

八、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改进措施

 

 

一、基本情况

1.规模和结构

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是河南省邓州市唯一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8月17日,邓州市委、市政府整合原卫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专、职教中心、电大组建成立主要承担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办学功能。

学校已建成面积570余亩,总投入资金4.5亿元,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是“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学校下设“一办六处三系”(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基建处、招生就业处,老年服务与管理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系、继续教育系)。全日制中专在校学生6825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注册学员670人;拥有教职工376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7人,建设专业教学团队21个。开设有护理、体育与健身、数控、电气、电子商务、航空服务、酒店管理、音乐等20个专业,校企共建专业13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8个,其中护理专业被列入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常年与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开设本、专科成人教育专业40余个,并面向社会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及岗位提升培训。拥有各类教学及仪器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智慧化校园系统投资3200余万元,拥有27个计算机教室,146个多媒体教室及双向录播室、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系统等。

为加快邓州职业教育发展,2018年11月,市委、市政府划拨学校北侧310余亩土地用于职业技术学校二期扩建项目,并确保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目前已与8家企业对接洽谈,计划联建10个专业,其中新建专业6个,建成校内实训基地6个,精心重点培育发展品牌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机电专业群、大健康专业群。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全省十大健康养老基地等称号,荣获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强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学校、河南省办学特色十佳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邓州护士服务品牌、护士摇篮、省级卫生单位等多项荣誉在2019年阿里巴巴百万客服联盟服务英雄大赛中喜获服务人才“季军学校”称号,“邓州护理”在康养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经验被《河南教育》《河南日报》刊发,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学校学历教育一、二、三年级在校生总数为6825人,2019年学校全日制招生2512人2019年学校共录取全日制新生2512人。按生源地分,新生生源地为市外的466人,本市2046人。

招生及在校生情况统计表

项目

招生数

在校生数

年度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

2019

数量(人)

1203

3216

2512

3476

5489

6825

邓州市高中教育阶段教育,现有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一所技工学校,7所公办普通高中,2所民办完全中学。2018邓州市普通高中招新生9932人,中职学校校招生3216人,普职招生比例为3.1:1。2019年我市普通高中招新生11476人,中职学校招生2512人,普职招生比例为4.5:1。

2.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综合阅览室、大型书库、电子阅览室、文献资料室、外文阅览室、采编室、教师阅览室、网管中心、校园电视台、学术报告厅、工会俱乐部等。学校有集实验、实训、演示、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内与企业共建“校内教学工厂”实践教学基地,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实践操作共同开发教学案例,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5482.3万元,全日制在校生生均设备值约1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2个,图书馆纸质藏书9.7万册,电子图书18万册。学校现建有护理中心、数控技术等多个实训基地。

学校教学设施统计表1

项目

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Mbps)

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间)

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台)

上网课程数(门)

学校产权--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数量

2800

126

1900

86

380002

 

 学校教学设施统计表2

项目

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年度

2016

2017

2018

2019

2016

2017

2018

2019

数量(万元))

1620.19

2027.79

4893.65

5482.3

309

412

531

412

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76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7人),其中2017年年底分三批从原5所学校选聘符合条件教职工185人,2017年11月、2018年7月、10月分三批在高校直接引进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09人,同时又从相关单位选聘、调用亟需管理及工作人员16人,2019年4月又招聘63名新教师。为提升办学活力,学校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行岗位“双向选择”聘任制,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教师及生师比例情况统计表

项目

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

教职工数

教职工额定编制数

专任教师数

专业课教师数

双师型教师数

人数

6825

376

400

357

202

117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1)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

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服人、以文化育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着力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借助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弘扬正能量,营造学校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深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显示出较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主流价值观已成为广大学生的价值遵循和人生追求。学生立志成才意愿强烈,致力于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校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等方面培养的需求较为迫切,对学校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等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在95%以上)

(2)管理育人,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

创新德育工作,创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校园。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爱岗创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二是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班级班干值周制度,组织好军训、跑操运动、班际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着手制定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

(3)质量为首,注重培养目标合格率

              情况汇总表

指标名称

百分比

同期相比变化情况

文化课合格率

98.6%

提高 0.31%

专业技能合格率

99.3%

提高 0.26%

体质测评合格率

95.6%

提高 0.02%

毕业率

99.3%

提高 0.01%

                 就业质量表

指标名称

数据

同期相比变化情况

就业率

98.6%

提高 0.61%

对口就业率

92.1%

提高 1.2%

创业率

7.7%

提高 0.7%

初次就业月收入

3300

提高 18%

2.就业质量

学生的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月收入和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方面。以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准, 2019年,用人单位给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375个,毕业生平均月薪3300元。根据学校对用人单位的2019届毕业生抽样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92%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89%以上;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为92%以上。

                                 毕业生情况一览表

项目

毕业班学生数

毕业生数

直接就业数

直接升学数

年度

2018

2019

2018

2019

2018

2019

2018

2019

数量(人)

702

712

702

712

458

518

218

347

建立健全以生为本的学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①建立就业服务机构。以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为依托,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在尊重与宽容、欣赏与关爱、引导与激励中,引领学生规划人生,走上成才路的服务理念指引下,以职业规划辅导与咨询,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就业创业指导与咨询,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训,学生实习与就业安置五大职能,扎扎实实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②加强就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构建有效教育教学为载体,通过专家引领、广泛阅读、课题研究、立足课堂和延伸课外等培训工作促进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③建立学生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在新形势下,学校为了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积极拓展就业服务的时限,延伸到在读—就业前—就业后,形成了一体化的服务。如学校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为有需求的毕业班学生开办了知名企业命名班,并积极鼓励毕业生工作后回校进修。④建立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学校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思路,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全面实施“一帮一”,“一助一”工程,形成了全体、全程、全方位的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努力使每位在校学生都能成长成人成才。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涯辅导课程体系,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针对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顶岗实习、就业和创业中所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实施“职业通识课程+专业规划课程”相机和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学生生涯辅导服务体系,营造学生职业成长家园。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布局

(1)立足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强化学校专业内涵的建设,学校主干专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并建成数控技术应用等六个省品牌特色专业,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各专业成立了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调研论证,指导专业内涵建设。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学校根据省市要求,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对学校专业建设重新作了整体规划,并对全校各专业部提出同创共建的要求。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每年召开“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从各专业近两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基本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机械加工类专业,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渠道宽,招生人数总体上稳中有升;高铁服务、航空服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招生人数增幅明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增幅巨大,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极大需求。

(2)促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学校在通过文件明确要求,专业建设要对接产业优化课程设置,依托工作岗位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产一体、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重点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对比研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要求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各专业组建专门团队进行修订。各专业从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课程设置建议等方面对相关行业企业及学校进行了调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分析论证,研究讨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人才素养要求,持续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修订任务。

2.质量保证

(1)优化课程体系架构。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坚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作用,推进五大专业群建设,结合岗位需求,跟踪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组织各专业建设团队深入企业和劳动力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研报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订,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契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等模块化课程体系。

(2)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在现有的20余个专业的基础上,学校经多方调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又增设了大数据专业、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健身塑体专业、中餐烹饪专业等。经市教育局评审认定,现有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德合作项目)、护理5个示范性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助产3个规范化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德合作项目)、数控技术应用、护理三个专业,分别获批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是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电气技术应用、护理四个专业是我校规模效益较好的传统优势专业。学校对上述重点专业给予了一定倾斜,并提出了明确的特色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护理、数控等重点专业的建设成效得到了省专家验收组的一致认可,验收成绩名列前茅;计算机应用、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护理等专业被评为市级品牌专业。

(3)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要求的必修课,公共基础教学内容占30%的比重,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占50%的比重,对口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占20%的比重。在人才培养上,强化基本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和突破口,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实践教学促理论教学,将德育要求和企业文化纳入操作规范。各专业均把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有的专业还根据专业需求开设了音乐、礼仪、心理健康、书法等课程。

(4)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发挥校系二级教学管理机制,以各专业系为主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结对子,按时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摩课、公开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系组织推选相关专业和科目的优质课程参加学校各类评选。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推荐参加上级优质课评选,2019年共获得国家级级优质课1个,省级优质课12个、市优质课8个。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立项省级研究课题5项、市级研究课题10项,结题4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1篇。

(5)做好课程建设开发。各课程研究团队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使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前沿,紧扣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专业所需,本着“够用、会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二是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删减专业课教材中“偏、难、旧”的内容,补充岗位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及时对课程标准、考证要求和类型进行调整,确保了新内容的贯彻执行;四是发挥教师团队作用,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建设,有32门课程获批邓州市精品课程,10门正进行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以骨干教师培养和实训条件改善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以深化校企合作为途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在学校“教产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下,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模块化、阶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构建了“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构建了“综合能力立体化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项目引领、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公司合作,创新了“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7)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将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列为重点工作,要求加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及应用的力度,真正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以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组织校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荐出优秀信息化教学作品,2019年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化教学比赛,省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8个,市一等奖1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8个。

(8)升级改造实训基地。2019年度,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的11个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购买、更新了部分实训设备,并增设了汽修、数控两个大型实训基地,初步形成了以13个校内实训基地为主体,辐射各专业实训教学的教育教学格局。

            表3-1:校内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基地面积(平方米)

工位数(个)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服务专业

备注

1

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1000

450

数控加工、加工中心

数控技术

新增

2

邓州市中心医院

18900

650

护理、影像、口腔

护理、影像技术、口腔修复工艺

原有

3

电气专业实训基地

3430

600

电路原理、电气技术

电气技术应用

原有

4

计算机类实训基地

5400

560

网站建设、网络布线

网络工程、CAD

原有

5

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5600

350

护理、影像、口腔

护理、影像技术、口腔修复工艺

原有

6

汽车维修实训基地

480

230

汽修、汽车美容

汽修专业

原有

7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

7000

200

 助产

 助产

原有

8

立源家政养老中心

98700

200

家政服务

家政服务与管理

原有

9

邓州市金阳光汽车培训中心

1000

100

汽车维修、钣金、喷漆

汽修专业

原有

10

邓州市中医院

8000

260

药剂

原有

11

计算机实训中心

400

120

微机室

各种专业计算机基础

原有

12

会计专业实训中心

100

100

会计技能、会计电算化

会计

原有

13

汽修实训基地

600

150

汽修专业实训教学

汽修专业

新增

合计

160610

3970

(9)教学资源建设。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目前拥有台式计算机1800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146套。又投入资金740多万元,建设智能化数字校园平台,该平台包括办公OA,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网络教学等系统和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和网络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等。

(10)合理选用教材。根据我校各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际,以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为依据选用教材。德育课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的国家规划教材;文化基础课统一使用省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以各专业教研组确定的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专业技能课按照升学、就业两个方向进行征订。同时,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还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作为补充性教学内容使用。在教材使用方面,我校从未使用过非法出版物、盗版教材以及私自翻印教材。选用教材严格依据省荐目录,专业技能类课程自选专业教材和校本教材使用不超过使用总数的25%,符合规定。

(11)加强国际合作。学校不断探索专业建设的国际合作道路,与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合作,开办了中德护理项目,使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本土化移植过程中落地我校。这标志着我校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向国际接轨又迈近了一大步。

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备标准,2017年11月,邓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6000人办学规模,为学校核定教职工员额400名。学校现有教职工376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7人),其中2017年年底分三批从原5所学校选聘符合条件教职工185人,2017年11月、2018年7月、10月分三批在高校直接引进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09人,同时又从相关单位选聘、调用亟需管理及工作人员16人,2019年4月又招聘63名新教师。

学校修订完善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认定办法》等文件,这一年新拟定了《新进教职工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教师培养培训有长远规划、年度安排,有措施和经费保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全员培训,学校两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中,2019年参加“双师”培训41人,省级培训21人,市级培训73人,行业企业培训20人,校级培训180人,教师总培训达335人次。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原则,进一步稳定与本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四种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园中校校企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委员的指导下,依托专业建设委员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形成政企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综合评价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益。为提升就业吸引力和实现中高职的衔接,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之路。

目前,学校机械系与龙翔企业紧密合作,筹建新能源学院;与武汉视野教育集团联办“平面设计专业”;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联办“高铁服务专业”;与北京中鑫创投教育集团联办“中德汽修专业”;与杭州锐捷教育集团联办“电子商务专业”;与北京中航国铁教育集团联办“空乘服务专业”,合作双方从教材编写、教学模式、实训室建设、教师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深度合作,借助一流的管理模式,购置一流的先进设备,组建一流的教师团队,致力于兴办一流的学校。学生不出邓州便可享受一流的职业教育,掌握一门精湛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实现“阳光、体面、高薪”就业。

学校护理系与市中心医院达成用人协议。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后,根据所学专业分到市中心医院相对应的科室进行一学期的见习。每位学生有专门的带教老师,手把手地进行专业指导。此外,护理系还开设有“中德护理项目”,2019年继续招生,保持计划招生100人,与德国ASC教育与服务机构共同推动学生在德国3年带薪学习;同时,护理系与北京养护机构的合作项目正在洽谈当中。下一步,学校还将成立护理中心,为邓州各医院及护理机构提供优秀护理人才。

2.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号)文,强化领导,学校成立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学生处、教务处、系部主任为成员。学校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工学交替的实习基地,建有一套工学交替的组织管理体系,并通过冠名班、园中校厂中校等合作形式,进行产学研和生产性实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完成学生实训实习任务。

认真建立评价机制。学校注重对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的质量管控,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来校兼课、担任校外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确保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建有教学常规调研、公开课和讲座等考核制度,以及教师岗位月考核和学期绩效考核、学生评教与家长评教等考核机制。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坚持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调研,认真听取行业、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重视链接企业文化。学校在注重学生知识、技能适应企业需求的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校内实训规范上,学习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制定有《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坚持每天检查评比通报制度,评比结果与班级评优评先挂钩;实训车间内采用企业班组管理模式,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平时,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邀请企业的管理、营销、技术精英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通过企业管理、职业指导等讲座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以缩短就业上岗后与企业在文化上的磨合期。

认真落实职业指导计划。在实习之前,各系部负责制定实习课题,必须完成《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学生处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实习培训计划,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机械系2017级400余人参加顶岗实习,分别在北京商鲲教育集团、深圳华必信会计集团、北京中鑫创投教育科技集团等十余家企业实习。实习效果良好,受到单位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五、社会贡献

2019年学校社会效益明显、贡献突出,学校顺利通过2019河南省中职院校评估,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河南省品牌示范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强校“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学校护理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点”。2019年,“邓州护理”在康养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经验被《河南教育》《河南日报》刊发,受到广泛关注。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多元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亲情化服务”的办学思路,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护理系在护士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成果颇丰。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专业能力强,就业率高。一批批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满意度高达97.45%。

继教系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进行等级培训,共 53个专业。总计3217人,为邓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机械系制定了2019年末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共有476人报名参加数控、机械、化工、会计等8个专业的培训。请能工巧匠进职校,支持职业学校。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开展了能工巧匠效益评估。加强校企联系,积极主动争取技能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技术技能培养与发展需求对接,根据需求的类型和专业进行课程菜单设计,重点在技术技能的掌握上,边上课边实践,有效的加强了专业技能的领会贯通。

2.社会服务

学校一直致力学校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主动与社会生产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始终坚持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发展为根本的办学方向,坚持学生的未来幸福和终身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宗旨,坚持办邓州人民认可的示范、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彰显了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学校充分发挥师资、设备条件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培训11000余人次,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还注重社会服务,技术成熟的教职工及优秀毕业生,为一线医院、基层医疗站及医疗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其带来新进的医疗观念和医疗服务。在文化传承上面,继承和发扬仲景故里的优势,弘扬中医文化。

全日制学生中,农村学生超过91%,学校为使他们学好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学校有千余名农村户籍毕业生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共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300人次。全日制农村户籍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学员顺利实现就业。

3.对口支援

一是对口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按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我校对全市3个乡镇12个村312户进行对口帮扶。一是依托我校现有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等培训,树立全民终身学习教育观念,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二是充分发挥后盾单位帮扶力度,为对口帮扶的11个村争取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支持支援20余万元,并协助做好事教育、医疗、电力、水利等政策落实,受到市、乡、村级的高度认可。

二是抓党建促脱贫,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在全校扎实开展党员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对群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第一书记”村和派驻工作队村的基层党建工作,学校派出“党建讲师团”、“支教讲师团”深入派驻村建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排头兵”作用,着力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落实基础制度、办好惠民实事”上下功夫。把派出人员抓党建助脱贫工作成效作为派驻工作队人员个人评先评优和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

六、政府履责

1.经费

严格落实中职生均经费等各项目资金。邓州市政府按照实际情况申请、使用各项财政资金。生均经费每生每年1300元,2019年项目投入经费87030万元,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品牌专业建设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支持作用。同时,学校的各类培训工作也进一步带动了邓州市各项经济运行。

2.政策措施

我市保障普职协调发展,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投入,新建邓州市职业技术学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现有校级领导4人,中层干部2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领导结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工作作风、业务素质过硬,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各专业部第一轮在全校范围内选聘本部门所需的90%课任教师,对落聘的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聘任,对仍然落聘的教师实现待岗跟班听课。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干、教师和工勤不同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七、特色创新

护理系以中德护理专业为特色项目,现送出12名优秀学生入德深造,分散在德国不同州的老年护理院和相对应的免费职业院校。2019年护理系已建立了四个中德班,约有学生两百名。护理系为中德护理专业编纂校本教材,实施专业培养,并聘请数名外教及专业德语教师进行德语教学,为其顺利入德带薪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继教系采用“基层点菜,名师下厨,训研一体,送教上门”的培训方法,按需施教。完善制度体系,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将课内理论和课外拓展训练相结合,集中面授加跟踪指导;培训过程中,食、宿一条龙全免费服务,夏降温冬供热,常年茶水不断;教有多媒体课件,学有数字化网络图书信息全覆盖。

案例:创新德育教学改革

1.德育教学现状及分析

课堂气氛沉寂,学生不爱学习,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觉得德育学习意义不大,德育目标难以达成。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德育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局限于简单的说教和硬性的灌输,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其次,德育内容单调,与生活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缺少时代气息。三是德育教学形式单一,引不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加上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重“才”轻“德”。

如何让德育课充满活力,做到知行统一,是德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解决对策

2019年4月,我校将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德育教学改革试点,探索适应新形势和学生需求的德育教学模式。

召开座谈会,找出问题所在。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倾听家长意见。召开德育教学改革动员会和课改专题会,群策群力,找问题,想对策,定制度。

加强教师培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结合校情、学情,整合教学内容,研发校本课程。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长和主观能动性,做好备课第一关工作。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行目标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举办德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完善工作方法。邀请相关专家来校指导,进一步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解决路径和方法,形成规范有序的教学模式。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教师动起来了,工作热情高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劲头足了;课堂上动起来了,师生合作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逐渐消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德育教学的成果也慢慢显现出来。

3.教学反思

德育教学工作,需要创新的工作理念,需要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沟通的师生关系。

.党建情况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校党委积极配合行政,严格管理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丰富和发展学校核心文化内涵相结合,深入开展以系列活动为载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指导工会开展厚德修身、大道树人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省、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和各项工作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以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为目标,充分发挥我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始终坚持将学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学校党委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和强化政治思想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着重在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契机,以“四化双评”工作为有力抓手,以学校“教师自我教育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划”为依托,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改革创新、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通过党员的带动与辐射,全校教职工在培养学生练好技能,指导学生提升技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中尽心竭力,为做大做强邓州职教品牌充分彰显了骨干党员教师的风采。目前,我校培养的 “邓州护士、数控、校油泵”等职业品牌誉满全省,特别是“邓州护士”被省确定为重点打造的6大职教品牌之一。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市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运用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创新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是在现有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申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资金支持,学校加强人力资源的引进,致力于打造一所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学院。学创建专项资金支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改进措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直管县(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14]98号)以及《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邓政[2015]33号),提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基本原则和办学思路,确定改进措施。

一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抓住“十五”新的发展机遇期,遵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优质发展。

二要紧跟国家、的战略部署,在创建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时,积极争创“河南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河南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从而把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打造成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示范性职业学校。

三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利益,以“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为双翼,不断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破解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是加强毕业生追踪反馈,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择业观念教育。要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以过程反馈为主要方法,注意搜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重视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与鉴定。对两类反馈意见做好归类、分析并形成工作改进报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工作质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主办单位:邓州市教育体育局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

豫ICP备14015531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地址:邓州市新华中路170号;邮政编码:474150;联系电话:0377-62168632;电子信箱:dz2168632@sohu.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13 16: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