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风光
“禹后一人”袁应泰
发布时间: 2017-06-27    来源: 邓州市水利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宋金时期,北方战火连绵,沁河两岸的水利工程遭到了严重破坏。到了元代,枋口堰先后两次得到较大规模的修复。

    公元1261年,元代的汉族官员王允中和杨端仁奉诏开挖引沁河渠,在五龙口渠首修筑的石堰,长一百余步,宽三十余步,高一丈三尺。石斗门桥,高二丈,长十步,宽六步。四条干渠,长宽不一,总长677里,流经济源、河内、河阳、温县、武陟五县,浇灌463个村坊的土地。这次开挖的渠被命名为广济渠。第二年八月,中书省大臣忽鲁不花等上奏:“广济渠请示,沁水渠成,今已验工通水,但恐怕时间一久,权贵豪强侵占抢夺。”于是,皇帝下诏批准引沁官员所制订的用水方案,任何人不得侵占抢夺。

    在《济源县志》所提到的枋口工程历代修复者中,阿合马(与当时的宰相阿合马重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王允中和杨端仁修建广济渠20年后,阿合马担任了怀庆路(今沁阳一带)同知。跟他的治水前任一样,阿合马深入山区,实地调查后发现,国家发布的“国有化”水渠的诏书形同废纸,“豪家截河起堰,立碾磨,遏水势,又经洪水,渠口淤塞,堤堰颓塌”。更严重的是,管理河渠的部门也莫名其妙地被撤销了。

    阿合马又先后走访济源、沁阳、孟州等地的百姓。老百姓告诉他,过去在沁河上筑土堰,拦水进入广济渠,岸北虽有减水河道,但不能排泄,后遇汛期洪水,“荡没田禾,以此堵闭。今若枋口上连土岸,于沁河中置立石堰,与枋口相平,如遇洪水,闭闸,使水漫流石堰,复还本河,又从减水河分流,如此才不为害”。

    阿合马于是组织人力,多方筹划,将“旧广济渠依前疏通,减水河亦挖深开阔,禁安磨碾,设立闸堰,遇旱放闸浇田,遇涝闭闸”,做到了“涝旱有备,民能得利”。

    在北宋、金、元时期,尽管战乱连年,朝代更替频繁,但枋口水利工程支撑着沁河两岸地区的农业繁荣,这个时期的枋口工程得到了几次修复,而真正将枋口工程系统化维修,使其大放光芒的,当数万历年间的水利专家袁应泰,济源百姓称颂他为“禹后一人”——这恐怕也是水利史上最为崇高的赞许吧。

    袁公疏凿处 遗迹至今传

    袁应泰,济源百姓称之为袁公。袁公字大来,陕西凤翔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的进士,后担任河北临漳知县。据《明史》记载,在临漳的几年,袁应泰最大的成绩就是带领当地百姓修筑长堤,防御漳水泛滥,这也为他后来修复沁河枋口堰奠定了基础。

    公元1600年,袁应泰担任河内(今沁阳一带)知县。袁应泰到河内上任时,正赶上大旱灾年,当地百姓流离失所。袁应泰觉得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土地肥沃,百姓还要逃荒,实在不应该,决定改变这一局面。

    袁应泰到民间走访时,结识了对水利非常有研究的侯应时。侯应时是济源人,对沁河两岸的状况了如指掌。他告诉袁应泰,自秦代以来,枋口堰对于沁河两岸灌溉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促使袁应泰下决心修复枋口堰。

    修渠不等于修堤,如果对水利一知半解那是不行的。袁应泰在实地走访,深入调查的同时,任命侯应时为总领工,负责修渠事宜。

    修渠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众所周知,明代对官员是比较“抠门”的,“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七品知县一年的工资不过90石大米,折合下来不过两千多块钱。袁应泰是个清官,腰包自然鼓不起来。但办法还是有的,袁应泰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当地购买了四十多亩土地,雇佃户耕种,每年收取100余石租谷用于河渠的修建和维护——这才是真正的为民谋利啊!

    河渠渠首需要有专人看护水闸,袁应泰就在引水洞设两名闸夫看守,在减水河、分水闸各设一名闸夫管护。可这4名闸夫的工资从哪来呢?袁应泰一没给老百姓摊派,二没增加吃皇粮的编制,而是裁减了县衙中的五个编制,把裁减五人的俸禄“改给闸夫工食”,“庶无加派之扰,而兴事用人,两为便宜。”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颇有感叹,自古基建工程,都是某些官员吃回扣、贪编制的大好机会,而袁应泰的办法不仅智慧,而且包含着悲天悯人的朴素情怀。缺资金,他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百姓摊派;缺人手,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增加编制,更何况这是一个从上级到百姓都找不出任何拒绝理由的工程,但袁应泰没有这么做。在历代官员中,他应该说是造福一方的典范。

    此外,袁应泰还规划了在济源五龙口凿穿孔山、引沁水的方案,并时常去督促施工。据《凿山创河记》记载:山石质坚硬,操锤砸下,只是一个白点,工匠们就架火烧,烧烧凿凿,凿凿烧烧,这个引水石洞开凿了三年才完工。

    三年间,袁应泰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捐献出来,用于河渠的修建,“六年之内布衣素食,未闻有崇肉累帛之奉”。

    据《济源县志》记载,袁应泰在五龙口右侧凿山开洞,“悬闸与洞内两崖间,闭闸阖水,永无崩塞之患”。他主持修建的这条渠,虽然还是沿用元代广济渠的名称,但是一条新修的河渠。

    引水石洞凿开后,袁应泰又让侯应时修建闸门、桥梁,整个工程耗时五年。   

    新广济渠渠首工程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暗洞暗闸,在坚硬的崖壁上凿开石洞引水,这一工程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扩大了灌溉面积,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钮仲勋先生对明代广济渠实地考察后认为,使用暗洞暗闸的方式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非常罕见,几百年前修建的渠首到了今天还能使用,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肖像岩扉里 殷勤嘱后贤

    在枋口堰的灌溉史上,袁应泰的贡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广济渠重新修建后,成为五龙口灌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袁应泰修渠的同一时期,沁河两岸掀起了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浪潮,最终形成了明清时代五龙分水的壮观场面。

    新广济渠修成后,引水100多公里,使沁河下游济源、沁阳5个县的农田得到了灌溉。这一时期,由于多条河渠的建成,使得沁河下游良田数量猛增。据《明史》记载,枋口诸渠“灌田数万顷”,可以说,五龙口水利工程达到了古代时期的顶峰。    

    袁应泰在水利上的表现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很快提拔他担任工部主事,应该说还算人尽其才,但随后又被莫名其妙地调到兵部。公元1620年,袁应泰升任兵部右侍郎,巡抚辽东。

    袁应泰爱民如子,不管是在河南还是河北做地方官,都有很好的口碑,这得益于他的宽仁和慈善。但这种仁慈,却埋下了他人生悲剧的伏笔。

    袁应泰驻守辽阳时,正赶上大旱,很多灾民拥往辽阳城讨饭,袁应泰下令打开城门,设立粥棚,救济灾民。部下劝他,眼下战事频发,城中灾民过多一则会引起城区混乱,二则容易混入奸细。袁应泰却不听。

    第二年十月,后金军队兵临辽阳城下。袁应泰指挥军队几次出击都遭到失败,辽阳城内原先收留的流民情绪波动,不法者开始趁乱奸淫抢掠,城内军民人心惶惶。后金军发动总攻,流民中的奸细打开城门,很快兵败城亡。袁应泰没有苟且偷生,也未叛国投敌,而是率妻子和子女在城楼自焚殉国,杀身成仁。

    袁应泰的兵败,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的错,这位水利专家并非军事天才,让他去领兵打仗,实在是个悲剧。

    在五龙口,我们的车子沿山而行,想驱车前往袁公祠拜望这位水利前辈,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几天前下雨,山体滑坡,路被封死了,我们只能对着袁公祠的山头遥遥相望。

    陪我采访的济源市政协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立政先生说,袁应泰在辽东前线殉国的消息传到济源后,当地百姓十分悲痛,全城罢市悼念。第二年,广济渠灌区百姓,自发组织在广济渠首旁的沁水石崖上凿石开洞,修建袁公祠。洞底正中雕刻袁应泰的石像,袁公祠洞口,则刻了一副对联:“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洞口上方雕刻四个大字“禹后一人”。

    李立政先生感慨说,“禹后一人”,这是济源百姓对袁应泰至高无上的赞许。据说袁公祠建成后,当地百姓逢年过节都要到那里上香,以纪念这位水利专家。

    清代怀庆知府沈荣昌在拜访了袁公祠后,留下一首诗——《谒袁公洞偕立齐大令》,歌颂袁应泰的水利功绩:“袁公疏凿处,遗迹至今传。驻马疑无地,穿山自出泉。百年青史在,万井绿云连。肖像岩扉里,殷勤嘱后贤。”

    今天,袁公祠依然保存在焦枝铁路沁河铁桥下方的渠首旁边。祠下沁水滔滔,似在歌颂创造了这一利在万代的水利工程的历史贤人。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04 15: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