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读书法 
发布日期: 2016-09-29 来源:

古代名人读书法 那些值得借鉴的阅读技巧

来源:光明网

       古代文人墨客写得一手好诗词,简短的几句话,容纳下的信息量很多情况下,都远远超越一篇上千字的白话文。那么,这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们,都是怎么读书的呢?这些读书方法能不能给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带来哪些启发呢?

       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的读书法是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在阅读的过程中,顾炎武还会不断的动手抄录,这样的好处是既动手,又动脑,强化了记忆。

       郑板桥: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郑板桥认为,读书就是要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孔子:学而时习,知类通达。

       孔子的读书法可以概括为:好学乐学、由博返约、学而时习、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学行结合、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述而不作。

       朱熹:格物致知,读书穷理。

       朱熹认为读书应该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舍得下苦功,居敬持志,要用心专一,敬于读书。

       诸葛亮:观其大略。

       诸葛亮认为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最精粹的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韩愈:提要钩玄。

       韩愈认为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会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独立思考。他追求的是读书会议,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05 14: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