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关于邓州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邓州市政府信息中心  2013-10-16【打印该页】

 

关于邓州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417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熊成有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政部门围绕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服务大局、增收节支、保障重点的总体要求,使各方面财政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财政收支迈上新台阶,预算执行情况好于预期,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4418万元,为预算的103.4%,增长20%。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268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4.5%。分项完成情况: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52805万元,增长21.6%。其中,增值税完成3430万元,下降8.8%;营业税完成19762万元,增长37.3%;企业所得税完成4159万元,增长101.1%。全市非税收入完成21613万元,增长16.2%。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65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2%,增长29.7%。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7469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增长29%。主要支出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480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7%,增长25.3%;教育支出完成8734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646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5%;医疗卫生支出完成577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7%,增长24.9%;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7637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5%,增长54.4%

3、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全市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2858万元,为预算的257.6%,增长3.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45852万元,增长5.7%。全市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8726万元,为预算的99.2%,增长56.2%

(二)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切实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财源基础,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收入组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努力遵循财政经济发展规律组织收入。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服务,支持税务部门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税收征管基础建设,帮助税务部门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承担目标责任。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实行严格监管,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力争应收尽收,最大限度地把经济发展成果及时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9亿元,完成9.26亿元,为预算的102.4%,增长1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完成7.44亿元,为预算的103.4%,增长20%;地方税收收入突破5亿元,完成5.28亿元,为预算的102.4%,增长21.6%,税收比重为71%,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2、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显著。充分把握国家、省在进一步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在健全财政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在积极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方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有的放矢的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同时,切实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做实做优项目规划;切实加强争取工作目标责任,严格督查、考评机制,确保了年度争取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全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财政资金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为全市财政预算健康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认真执行人大决议,严格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人头经费和教育、卫生、社保等项重点民生支出。集中有限财力,扩大支出规模,强化现金调度,加快支出进度,着力提高支出的均衡性和财政保障水平。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40亿元。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8.73亿元,完成了全省确定的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目标。使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中职免学费政策得到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学装备改造和校舍维修改造等教育项目得到实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65亿元,在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的同时,足额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金、农村五保金、民政抚恤金及义务兵优待金等补助资金,支持了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及农村转移就业工作,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较好地落实了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医疗卫生支出5.77亿元,使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有力支持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切实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投资1.02亿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537套,1107户家庭享受到廉租房租赁补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标准由月人均700元提高到1000元。

4、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有力。全年争取落实到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项惠农补贴资金3.45亿元,无截留、挪用、抵扣、挤占行为,全市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全年支农投入7.64亿元,增长54.4%,重点支持了小农水重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项目,特别是支持了粮食核心主产区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动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此外,积极推动政策性保险工作,将大宗粮食作物和主要畜养品种列入保险范围,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投入资金3846.5万元,解决了4900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

5、支持经济发展多措并举。努力健全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一是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全年共促成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大对企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全年争取落实到位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重点企业进口产品贴息补助等项资金共计759万元。三是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服务力度,突出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折不扣落实,共为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办理增值税退税4895万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争取省财政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奖励扶持1800万元和税收返还365万元,市财政筹措落实资金3.4亿元,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实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财税奖励政策。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使更多引资项目进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努力发挥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完成中央基本建设项目结余投资2.29亿元,依据投资计划、支出预算、工程进度和基建程序及时拨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服务中心城市建设。财政筹措落实资金9.54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投资城建力度最大的一年,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6、财政管理改革水平稳步提升。财政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成财政内部互联互通信息管理系统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科学规范管理。以强化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额3.95亿元,节约资金4805万元,资金节约率11%;全年评审项目资金总额24.33亿元,审减资金3.06亿元,审减率为12.6%。此外,扎实推进财政惠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及公务卡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对单位公务用车等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清查,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对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财政专户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并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切实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对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全市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进行清理锁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进行复核认定,切实加强债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建设,提高了乡镇财政监管能力。财政监督检查取得新的成效。配合纪检、审计等部门或独立组织,开展了同级审、社保资金、惠农资金、保障性住房等项民生资金、公务费用及非税收入等项资金的专项审计和专项检查,并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剖析整改,规范机制,维护了财经秩序,促进了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全面落实。

(三)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矛盾突出。近几年全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但人均收支水平仍处于全省落后位置,人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财政保障能力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财政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全市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受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财政发展质量和效益仍需提高。三是财政管理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企业纳税意识有待提高。单位节支意识和财经纪律观念有待增强。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有待加大。国库集中支付有待向乡镇延伸。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总体上看,今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从财政收入看,由于我市经济结构不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具有带动力、辐射力的大个项目,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没有达到预期,加之受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市经济运行还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带来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经济增速低、后劲乏力,主体税种增收难度较大,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同时,本着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宗旨,国家将结合税制改革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将导致财政收入政策性减少。因此,财政收入增幅难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低速增长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财政支出看,支出基数大,增支项目多、数额大、刚性强,增支压力大于往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需求较大;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等都需要增加投入;特别是我市将强力推进“一城四区”建设,更加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这更需要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财政支出面临的压力很大。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更应看到财政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继续加大对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事业、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继续扩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这有助于我们争取更多支持加强薄弱环节,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原经济区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省直管试点的顺利推进等,都将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蒙西铁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受水区对口协作的全面启动、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势必为我市大发展带来更大机遇;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后发优势,提升发展层次;我市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做大中心城市、做强产业集聚区、做实粮食核心区、做靓新型农村社区、做精商务中心区和强化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的战略举措,必将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将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打下基础。

(一)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基本要求

面对挑战、机遇并存的财政形势,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我市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财税制度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的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中,要坚持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争取有利于我市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更加注重提高财政管理绩效。要坚持24字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即: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细透明、依法理财、注重绩效。在收入预算的编制上,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相结合,从政策导向中科学判断预测收入形势;与我市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认真分析收入增减因素,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收入计划,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足额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与上级优化收入结构的要求相结合,继续提高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在支出预算的编制上,一是足额安排人员工资福利性等民生事项支出,确保运转支出需要,努力保证项目配套资金。二是教育、农业支出努力按法定要求增长。三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统筹安排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政府非税收入、转移支付等各类财政资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全市公共财政收支安排意见

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的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是: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安排85600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5%。包括:增值税25%部分4000万元,增长16.6%;所得税40%部分6180万元,增长20.6%;地方工商税收31030万元,增长17.2%;烟叶税2100万元,增长14.6%;契税、耕地占用税18870万元,增长18.3%;非税收入23420万元,增长8.4%

根据现行省市财政体制算账,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为325589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32558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9.2%

(三)市本级预算安排意见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安排62789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9.2%。包括:增值税25%部分3025万元,增长21.4%;所得税40%部分4700万元,增长24.8%;地方工商税收20769万元,增长25.7%;契税、耕地占用税14280万元,增长25.1%;非税收入20015万元,增长8.2%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9709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9.9%,同口径增长25.4%。初步分配意见是:一般公共服务20781万元,同口径增长18%;公共安全14561万元,同口径增长16.3%;教育81147万元,同口径增长20.5%;科学技术1068万元,同口径增长32.8%;文化体育与传媒1861万元,同口径增长26.8%;社会保障和就业44752万元,同口径增长13.3%;医疗卫生59868万元,同口径增长67.9%;节能环保1884万元,同口径增长25.7%;城乡社区事务17593万元,同口径增长28.4%;农林水事务29183万元,同口径增长36.9%;交通运输4849万元,同口径增长27.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5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500万元,同口径增长40.2%;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779万元,同口径增长26.1%;住房保障支出8259万元,同口径增长71.4%;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986万元,同口径增长74.4%;其他支出5295万元,同口径增长9.8%

3、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13年,市本级可支配财力总规模为297097万元。据此,安排市本级支出计划297097万元,达到收支平衡。

4、市本级基金预算情况:2013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22915万元。其中:土地出让和开发收入2223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4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50万元,以上收入全部安排相应支出。再加上年结转资金984万元和上级提前下达补助收入603万元,2013年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24502万元,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产生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廉租住房建设和其他项目支出。

三、2013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加快推进我市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市乡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决策部署以及年度预算执行,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工作,持续夯实财政增长基础。努力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做好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准备工作,通过国家税制改革政策落实,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继续清理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好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努力支持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围绕国家资金投向和省定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上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类项目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以及鼓励社会投资,确保决定邓州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安排专项经费,落实财税政策,大力支持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重中之重服务到位。积极支持商务中心区建设,持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力促进消费增长,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支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落实好鼓励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争取上级财政涉企专项资金,优先向集聚区内企业和项目倾斜。强化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继续发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加大财税财务政策宣传力度,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加快发展。努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以服务中心城区“十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省财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各类预算财力,支持城建投融资平台发挥作用,逐步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筹资机制,持续加大城镇化建设投入。

(二)着力抓好增收节支和资金争取工作,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市乡财政部门要会同国地税部门继续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规范税收征管严格依法理财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12]72号)精神,在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严格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分析监控,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征管机制,切实堵塞跑冒滴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收“过头税”或采取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切实保证税收收入质量,促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市乡财政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预[2012]284号)要求,严格非税收入管理,提高非税收入规范化征缴水平,坚决制止违规收费。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收缴行为与财政拨款支出挂钩、非税收入与经费奖励挂钩。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减少临时性预算追加。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制止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争取项目资金是财政“增收”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财政政策研究。根据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要从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及新型农业现代化、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精心研究,吃透政策,把握资金导向。第二,要突出争取项目资金工作重点。在坚持不懈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同时,要加强专项资金争取工作。在专项资金争取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立足于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大局,会同有关部门,从产业转型、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加强项目策划,并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完善项目基础资料,努力做到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确保项目争取的连续性。第三,要落实工作目标责任。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争取目标任务,建立专门督查台账,实施跟踪督查,严格奖惩兑现,确保全年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达到40亿元。

(三)着力抓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持续提高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保持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不降低,重点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支持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继续做好城区中小学校和南阳幼师改扩建工作。支持高中教育、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支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继续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推进市级综合性敬老院建设。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要落实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逐步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推动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适当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扩大免费服务范围。推动实施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尤其是对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争取、筹措落实资金,强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切实加大廉租住房补贴力度,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享受住房补贴。此外,要继续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推动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四)着力抓好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工作,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力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要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对我市“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尤其要加大产粮大县奖励争取力度,并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继续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第二个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建设、农综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小农水重点县、引丹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张沟水库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巩固粮食核心主产区地位。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落实好对种粮农民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项惠农补贴政策和资金。争取进入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争取力度,积极推进扶贫开发。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护。依据政策,甄别确认,确保按时完成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清理化解任务。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维护基层政权稳定。此外,着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推进首批3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纳入南阳市的7个示范社区建设作为支持的重中之重,给以支持。

(五)着力抓好财政管理改革工作,持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基本支出管理,推动项目滚动预算编制,稳步开展重大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尽早将预算安排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加快本级各部门、各单位预算批复进度和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进度,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扩大绩效目标覆盖范围。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强力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系统上网率及支付率,努力把乡镇财政各项资金及各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改革范围。要抓紧制订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并组织好实施,全面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强化“两基”建设。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建设。积极推进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建设,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南阳市财政局关于上半年全面实现市县乡三级财政信息联网的要求,认真做好配合落实工作。同时,要完成市本级资金动态监管系统、非税收入征缴系统、惠民补贴“一卡通”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推进财政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财政监督。把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监管作为支出管理的重点,建立健全支出科室、监督科、支付中心等参与的“大监督”格局,着力加强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要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成果利用,建立问责及与资金和项目安排挂钩“大绩效”机制,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监督相互制约和协调的运行机制。同时,要不断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和理财方式,提升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面对2013年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民生为本,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主办: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邓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联系电话:0377--62283198 email:dzsrmzfwz@126.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14015531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邓州政府网

邓州政务微信

手机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5 19: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