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政府办公室  2015-12-29【打印该页】
分享到:

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期。《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邓州市委关于制定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邓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的五年,也是邓州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以及进入新常态下多重转型、攻坚克难的国内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3亿元,较2010年增加122亿元,年均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7398元提高到2015年的25200元,年均增长8.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亿元,比2010年的5亿元增加7.8亿元,年均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1亿元,比2010年的127.8亿元增加153.2亿元,年均增长18.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1亿元,比2010年的71.5亿元增加69.5亿元,年均增长14.2%。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29.2:46.6:24.2调整为2015年的27.6:37.2:35.2,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升级为二三一。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畜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稳步壮大,产业集聚区晋级为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明显提高,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开始涌现,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新型城镇化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4%,比2010年提高8.1个百分点。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在全省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和品位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实现6个乡撤乡改镇,穰东镇、构林镇、赵集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镇。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面貌逐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快,穰东镇葛营村被纳入省级中心村规划示范引导试点,穰西社区等4个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习营村、上营村等入选省级美丽乡村试点。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成效。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增强,蒙华铁路、郑万高铁启动建设,内邓高速及南邓、邓陶、邓桑3条一级公路建成通车,邓州至豫鄂省界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被确定为省普通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电力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城乡电网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光纤入户网速大幅提高,被确定为省“宽带中原”示范县(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实施了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及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完成张沟水库、何冲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50余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人民生活步入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014元、11827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0.1%、12.8%。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覆盖面逐年提高。稳步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获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市、省职教强市荣誉称号,“邓州护理”被确定为全省六大新兴特色职教品牌之一。各类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实现了整合提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国农运会象棋比赛、全国全地形车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

生态建设获得新成就。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14%;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45万吨、0.16万吨、0.38万吨、0.38万吨以内,完成了“十二五”总减排量目标任务。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成了80%大中型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地表水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2%以上。实施了退耕还林和库区绿化等工程,林木覆盖率达到28.6%。杏山等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止。升级改造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积极稳妥实行了多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成投用并与省、国家平台贯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效率持续提升。农村综合改革和财税、商事、水利、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引进台湾圣心源、凯达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与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协作有效开展。

专栏1:邓州市“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二五”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