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邓政〔2018〕25号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 2018-04-04【打印该页】

 

邓政〔201825

 

 

邓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邓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邓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2018328


 

邓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财预〔201522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豫政〔20161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政府债务指各级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或有债务指存量债务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第四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应当遵循“适度举借、讲求效益、分级负责、厘清责任、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总体要求,坚持“权、责、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各级政府是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市政府对全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对全市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以及违规举债责任追究实施决策管理,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按省政府核定数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财政部门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和债务规模限额、预算编制、风险监控、统计分析、信息公开等实行日常管理。

第七条 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从严审核新开工项目。审计部门负责依法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促进规范和完善债务管理。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加强监管和正确引导,强化全口径融资平台负债监测,防范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制止金融机构等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发现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应及时报告本级政府和上一级金融监管部门。各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债务管理。

第三章 债务举借

第八条 省政府依法统一举借全省政府债务,我市确需要举债由省政府代为举债。地方政府债券转贷工作由财政部门按照省财政厅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九条 举借政府债务应当确定偿债资金来源,制定债务偿还计划。举借债务应充分考虑经济形势、财政承受能力、项目效益等因素。

第十条 举借政府债务采取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一般债务,通过省转贷一般债券融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专项债务,通过省转贷专项债券融资。

第十一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各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不得以虚假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十二条 新增债券资金应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优先用于保障公益性项目后续融资,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和国家明确禁止的项目。置换债券资金只能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本金以及符合规定的库款归垫,原则上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直接支付给债权人,除此以外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政府外贷资金按照国家批准的用途以及中外双方签署的法律文本执行。

第十三条 政府债务资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政府举借程序,规范债务资金管理,把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第十四条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支出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债务资金,加快支出进度。债务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闲置、挤占和挪用,不得改变资金用途。债务单位应当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政府债务项目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应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送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报告。

第十五条  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项目应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和政府采购管理程序,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

使用政府外贷资金的项目进行招标,国外贷款机构对招标投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各部门应当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债务偿还

第十七条 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项目举借的一般债务,主要通过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偿还;对有一定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依靠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的专项债务,通过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属于公益性项目债务的,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包括置换债券资金在内的预算资金偿还,必要时可以处置政府资产。属于非公益性项目债务的,由举借债务的部门和单位通过压减预算支出等措施偿还。

第十八条 政府债务偿债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偿债资金。

(二)经批准使用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资金。

(三)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项目收益和债务单位事业收入、经营收入、资产出让收入等。

第十九条 依法妥善处置政府负有担保责任或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或有债务。

(一)对确需依法代偿的或有债务,应将代偿部分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依法对原债务单位及有关责任方保留追索权。

(二)对因预算管理方式变化导致原偿债资金性质变化为财政资金、相应确需转化为政府债务的或有债务,在不突破限额的前提下,采取逐级上报方式,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可转化为政府债务。

(三)对违法违规担保的或有债务,由政府、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协商,重新修订合同,明确责任,依法解除担保关系。地方政府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减少政府债务余额腾出的限额空间,应优先用于解决或有债务代偿或转化问题。

第二十条 对尚未偿还的存量债务,有关部门应督促债务主体制定偿债方案,落实偿债资金,明确偿债期限,按期化解债务。对未按时偿还到期政府债务的,不得新增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第二十一条 地方政府债券、政府债务外贷(即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外贷)由财政部门统一办理还本付息。

第六章 预算管理

第二十二条 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

第二十三条 政府债务收支实行分级预算管理。市、乡(镇)两级政府应将债务收支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第二十四条 年度终了,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债务收支编入政府财政决算草案,按照规定程序由本级政府审定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五条 或有债务纳入预算监管范围。

第二十六条 经甄别的存量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后,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不得转嫁偿债责任。

第七章 限额管理

第二十七条 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应将其所有政府债务纳入限额。具体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全市举债规模不得突破省政府确定的限额,债务限额主要根据政府债务风险和财力状况等指标确定。

第二十八条 核定政府债务限额和举债规模。市政府在省政府核定限额内合理确定我市举债规模,提出当年政府债务举借和使用计划,将新增债券资金安排使用方案列入预算调整方案,按规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报省级政府备案并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

第八章 风险防控

第二十九条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评估风险状况,健全完善防范化解措施,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第三十条 每年根据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及时分析和评估政府债务风险状况,建立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风险预警,并根据债务风险预警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

第三十一条 硬化预算约束,乡镇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市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乡镇政府出现偿债困难时,要积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一般性支出、处置存量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

第三十二条 取消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政府不得为融资平台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不得要求财政部门为其出具任何形式的承诺函、担保函。推动有经营收益和现金流的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改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予以支持。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性债务统计监控、考核评价、信息公开、考核问责等工作。

第三十四条 债务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债务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部门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并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统计报告。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地区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送统计报告。

第三十五条 审计机关要将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和风险管控情况纳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审计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市政府应定期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政府性债务情况,重点说明预算安排举借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有审慎的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债券限额分配情况、债务项目建设情况等重要事项。

第三十七条 依法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及其项目建设情况。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债务相关情况及表格,应当按规定由本级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八条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一)违法举借债务;

(二)违法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

(三)挪用重点支出资金。

第三十九条 对恶意转嫁或逃废债务,强制金融机构提供政府性融资,以及其他违反政府性债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处分。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主办: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邓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联系电话:0377--62283198 email:dzsrmzfwz@126.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14015531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邓州政府网

邓州政务微信

手机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5 19: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