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您目前位置: 工作动态 >> 政务要闻
着力为民惠民 提高幸福指数 
作者: 高集乡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12-11-08 08:47       来源单位:  高集乡人民政府    

 

 

河南省邓州市高集乡把改善民生作为“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的具体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新境界、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近年来,扎实推进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最近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关注民生工作的调研中给予充分肯定。

    推进新村建设,提升生活质量。市十四届人大代表、高集乡党委书记马文英说:“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 因此,党委、政府一班人从村庄整治入手,创新工作方法,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使村庄整治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首先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每周召开一次观摩会,推广先进村的做法;出动宣传车、刷标语、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其次广开筹资渠道。一方面教育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变强迫集资为群众自愿捐款,共融资260多万元;另一方面倡导用“三个一”(发一封慰问信、打一个电话、拜访一次亲属)的方式,发动在外务工工作人员捐款支援家乡建设,全乡在外人员共为家乡新村建设捐款达3000万元;同时借助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近年来,全乡争取和筹措资金1200万元。从而,完成“村村通”工程80余公里,空心村治理节约土地1000多亩,建标准化幼儿园10个,卫生室12个,建文化茶馆10个,商业网点18个,建小游园4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套,建沼气池320个,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存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强化社会保障,解除弱势忧患。马文英说:“让村民衣食无忧,老有所养,才能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因此,该乡从关心弱势群体入手,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按月发放,共保障1230户,2568人,2011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8万元。同时,加强敬老院建设,在向上争取资金的基础上,两次组织社会各界捐款,近年来全乡共争取和捐款40多万元,对乡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如今敬老院占地面积达10亩,建设房屋56间,安置五保老人52人,打一口140米的深水井,平整开荒土地3.2亩,种植10余种无公害蔬菜,栽种各类树木150棵,还安装了有线电视,购置了电视机、饮水机、洗衣机、空调等生活必需品。201161日,邓州市敬老院工作现场会在该乡召开,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搞好集镇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座谈中党委书记马文英发言:“幸福指数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是民心归属的昭示。集镇建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阵地,建设好集镇就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过去高集集镇只有1平方公里,主要街道只有2条,集镇人口只有近5000人,规模小、过路店、脏乱差、市场生意不景气的面貌。近年来,为了改变高集集镇面貌,高集乡党委、政府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使集镇镇域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超过1万人,形成四纵四横的集镇格局。一是投资500万元,对迎宾路、北环路、教育路、龙虎路、金柿路、北京大道、仁和路等八个路段进行硬化,全长达5200米。二是新建了高东建材市场、供销社百货市场、新西蔬菜肉食市场、迎宾路服装市场、粮油市场、牲畜交易市场等六大专业市场,兴商活市,繁荣了经济。三是投资20万元,在集镇东南侧建成了高集村文化大院,在入集镇口建成了高集乡标志性塑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美化了集镇环境。四是新建门面房500多间,新增个体工商户140余家。五是加强了集镇管理,组织村镇、土地、工商所、派出所等单位人员,对集镇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使集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1年集市交易额8000万元,税收超过以往的3倍。

妥善安置移民,社会和谐安定。南水北调是“国”字号工程,妥善安置移民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移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头等大事。高集乡共接纳安置淅川县大石桥乡西岭村移民1924人,502户。马文英在移民工作中全力破解“三难”:一是破解对接难。全邓州市的其他安置点是3月底前对接完毕,唯有高集乡两个移民点推迟到4月底才成功对接。因为此前西岭村群众来高集乡考察后认为,安置点分散、偏僻,地质不好,甚至有人捡了袋礓石拿回去作为证据,同时交通不便,对比有的移民迁往地条件比较好,部分移民心理感到不平衡,他们频频上访,要求改换安置地,最终酿成了村民堵塞省道,围攻原住地大石桥乡政府的“4.20事件”。公安机关抓获了带头闹事的犯罪嫌疑人,淅川县、乡领导也以极大的热情做群众思想工作,才使事件得到平息。高集方面也千方百计满足移民群众的要求,把安置点选在高集集镇东西两侧,紧靠集镇和邓陶路,交通方便,亦农亦商,把土地平坦、肥沃的3000亩耕地划给移民,终于在427日成功对接。二是破解建设难。高集乡一下子建设两个移民点,502户群众建房和村部、学校等附属设施,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从20105月“三通一平”开始到2011630日搬迁只有14个月时间,乡里克服了长期阴雨、运料困难、物价上涨、人工费上涨、工人难找等困难,倒排工期,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使高集乡的移民建设在对接较晚、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实现按时顺利搬迁。三是破解土地调整分配难,为近2000移民群众解决建设和生产用地3000多亩,难度较大。马文英带领党委、政府、人大领导,不辞劳苦,深入村组与干部促膝谈心,召开群众会讲解国家政策,李岗村800亩、高集村500亩、袁庄村300亩、黄龙村200亩、代岗村800亩……,李岗村张扒组人均拔出近1亩“上等”地,高集村拿出靠近集镇、极具升值潜力的土地,每个调地村都做了很大牺牲和奉献。将移民落实在镇东、镇西两个安置点,不仅实现了顺利搬迁,而且全乡稳定和谐,该乡的移民工作被南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市人大代表、党委书记马文英荣立个人二等功。

支持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水平。马文英主政高集乡工作,多次召开班子会,提议设立教育基金,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拥护。党委、政府在邓州市、郑州市四次召集高集籍在外工作人员联谊会,以“心怀桑榆,支持教育”为主题,动员倡议社会各界捐款,仅2010年通过捐款使教育基金达到30多万元,一是解决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二是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努力在全乡营造重教、兴教、支教新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努力改善水质,保证饮水安全。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命脉,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高集乡地处岗坡丘陵地带,水位较低,水质极差,村民们烧水喝茶,就会发现杯里的茶水漂着一层白毛,饮用开水又苦又酸又咸,村民们“黄牙根、黑牙根” 随处可见。近年来,党委、政府把饮水安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聘请专家,科学论证,投资1200万元,勘探新的水源,打了超130米的深水井8眼,出水后经过化验符合饮用标准。从而解决了该乡6800户、24000多人的饮水困难。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高集乡高度关注民生,强力推进民生建设的经验,在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上向市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其他乡镇,参观高集乡,学习高集乡,推广高集乡重视民生的工作经验,整体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普遍提升。

 

 

 

联系单位:河南省邓州市人大常委会

联系电话:0377——62287265

邮政编码:474150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主办:邓州市高集乡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

豫ICP备14015531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地址:邓州市高集乡高集街  联系电话:0377—62320568  邮编:474181 邮箱:GJXZFB@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20 16:46:03